蕪湖新興一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月13日,中國金屬學會在蕪湖主持召開了由蕪湖新興完成的《PMO-Ⅲ特殊鋼圓坯高品質高效連鑄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由9位專家組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擔任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光、中國金屬學會原常務副理事長趙沛為副主任委員。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新興鑄管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蕪湖新興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劉濤首先致歡迎辭,他對各位院士、專家的蒞臨指導以及長期以來對企業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新興鑄管始終堅持科技興企戰略,深刻認識到唯有科技創新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推動力,不斷加大創新投入,搭建創新平臺,創新體制機制。他希望今后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引進冶金新技術、新工藝,助力新興鑄管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鋼鐵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行考察了公司鑄管產線、PMO-Ⅲ技術應用現場,參觀了公司展廳,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的技術研究報告、用戶使用報告及經濟效益匯報等。經專家質詢和討論,評價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節能減排效果、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建議加大應用推廣。
新興鑄管總工程師、研究總院院長陳永峰對專家組一行做出的評價意見和寶貴建議表示感謝。他表示,企業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希望各位院士、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指導新興鑄管科技創新工作,讓好的技術成果在新興鑄管落地生根發芽,共同為國家制造業發展作出央企貢獻。
PMO-Ⅲ特殊鋼圓坯高品質高效連鑄技術由蕪湖新興與上海大學共同研發,項目首次將脈沖磁致振蕩技術應用于大圓坯連鑄機,屬國際首創。為進一步提高特殊鋼圓坯連鑄生產中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在深化脈沖磁致振蕩(簡稱PMO)基礎研究、厘清影響PMO處理效果關鍵參數的基礎上,以改進的PMO技術為核心,通過PMO與結晶器電磁攪拌(M-EMS)和末端電磁攪拌(F-EMS)組合調控,形成PMO-Ⅲ特殊鋼圓坯高品質高效連鑄技術,顯著提高了鑄坯均質化效果和鑄坯拉速。該技術使鑄坯等軸晶面積占比提高20-45%,碳極差降低36-50%,拉速提高20%,實現鑄坯均質化和生產效率的雙提高,節能減排效果、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在改善圓坯均質化這一關鍵指標方面做出原創性貢獻,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均勻性、質量穩定性和市場競爭力,為公司產品邁向高品質、低能耗、高效率、綠色發展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前,蕪湖市副市長朱的娥同與會專家進行了座談,就蕪湖市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聽取了專家建議。
項目組相關人員,蕪湖新興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利斌,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永杰,研究院、煉鋼部、軋鋼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許瑋 黃雁)